█ 什麼是癌因性疲憊症?
即是指長時間感到難以遏止的精疲力竭,身、心、靈都變差的一種主觀狀態,這種疲累不能藉休息而恢復,且通常在治療結束之後仍會持續。
與一般疲憊的不同
每個人都會有累的時候,但一般的疲憊通常是在一天的活動之後可以預期的感受,且絕大部份你都知道自己為什麼會累,通常一夜好眠即可以解決這個問題。
癌因性疲憊則是由於平常就缺乏能量,是一種異常或過度的全身性疲累,無法藉由睡眠紓解,疲憊有可能是急性的(持續一個月或以下)或慢性的(持續一到六個月或以上),但無論時間長短,這樣的疲憊往往會影響到患者的日常工作及生活品質。
「癌因性疲憊」找上門了嗎?
約有八成的癌症患者會有疲憊症狀的發生,尤其是有接受治療的患者。疲憊症的成因相當複雜,包括生物性、心理性或行為上的原因,若你有下列感受,可能已被疲憊症找上門,包括:疲倦、耗竭感、無力、無法運動、缺乏能量、虛弱、睏意、憂鬱、動作遲緩、身體沉重。
█ 「癌因性疲憊症」對癌友的影響
「癌因性疲憊症」一開始可能會影響患者遠程活動及步行的距離;隨著嚴重度增加,患者漸漸沒有力氣持續處理工作,進而被迫改變職涯目標;甚至影響日常事務或家務的進行,有部分患者會因此需要聘僱他人處理家務;更嚴重的疲憊,使得病友連進食或咀嚼都沒有氣力,而嚴重影響營養攝取及治療預後。
對生活品質的影響
疲憊比疼痛、噁心或嘔吐更困擾患者的生活!疲憊對病人身體功能的影響,最大影響在連步行一小段距離、清掃家裡、處理日常家務都做不到,更別提疲憊影響他們的情緒,做任何事都沒動力、對任何活動都沒興趣。
疲憊症的影響是全面性的,包括體能、情緒及認知等,其嚴重影響患者的生活,包括日常活動、家庭照護以及人際關係。國外調查發現,高達六成九的癌友,曾因無法忍受疲憊、虛弱、不舒服,而有過厭世的念頭。
根據統計,嚴重疲憊者會延長其回到工作崗位的時間,是輕度疲憊者的2.5倍,倘若輕易忽略不改善,容易妨礙患者重回正常生活軌道的機會,影響甚鉅。
事實上,癌症治療帶來的疲憊,常常會造成患者無法正常工作或上學、與朋友的疏離,甚至造成思慮不清或無法從事任何消耗體能的行為,如此對自身或對照顧者而言,將帶來經濟上的負擔,因此,為了不讓「疲憊」影響生活,了解癌因性疲憊症,並學習如何與之共處,並進而回復生活品質是非常重要的。
「癌因性疲憊症」影響療程
癌因性疲憊症會持續多久及其嚴重程度端看腫瘤本身進展、治療的種類及療程而異,例如化學治療患者常在療程後的數天感到巨大的疲憊感,這種感覺隨著時間而緩解直到下一次療程開始;接受放射線治療的患者則會隨治療進行而更加疲憊。然而正常人累了,只要休息就可以改善,但癌症病人的疲憊,靠睡眠或休息都改善不了,更重要的是,還可能因此延遲或中斷治療。
化療、放療最怕無預期的延遲或中斷,不管是因為化療的毒性造成紅血球、白血球和血小板數量減少而喊停,還是因為疲憊而喊卡,治療的中斷對腫瘤控制有顯著負面的影響,局部失敗率可能比未中斷者高出二倍以上。
療程的完成與否更直接影響患者的存活率,文獻指出,大於十天的放射治療中斷會減少一成至兩成的五年存活率。
不管接受化療或放療者,只要出現有疲憊症狀,醫護都應該輔助其紓解,以早期完成療程,提高治癒率及存活率。
█ 造成「癌因性疲憊症」的原因
大部分造成癌因性疲憊症的原因仍不明確,患者必須針對各種可能的原因處理之。癌因性疲憊症可以做為疾病進展的指標,且不論在兒童或成人患者身上都是常見且很早發生的症狀,譬如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LL)或非何杰金氏淋巴瘤兒童常因極度的疲憊而就醫。腫瘤可以直接(例如影響骨髓造成貧血)或間接(形成毒性物質,影響正常細胞運作)造成疲憊症。若因為腫瘤造成的呼吸困難或其他症狀亦有可能合併疲憊症的產生。
影響「癌因性疲憊症」的相關因子
癌因性疲憊症的成因複雜,且還有其他因子未被發現:
●癌症治療
- 化學治療:化療常常會導致疲憊,部分患者會因為情緒的變化或睡眠狀態的改變而在診斷或治療期間感到疲倦,而噁心、嘔吐、慢性疼痛及體重減輕也是成因之一。
- 放射線治療:癌症患者會因為需要更多的能量來修復被破壞的組織,所以放射線治療常常與疲憊有密不可分的關係,通常在療程之後會逐漸減緩,但有些症狀會持續數月或數年,若患者的年紀較大、疾病進展較為嚴重或使用合併的治療(例如化療併用放療)更容易造成較嚴重的疲憊症。
- 生物療法(如標靶治療):亦常有疲憊產生,這些治療的患者常會產生類似感冒的疲倦無力,有時會同時產生發燒、畏寒、肌肉疼痛、頭痛。
- 手術:許多患者需要外科手術的治療,手術對人體的負擔極大,但此種疲憊比較容易隨時間而康復,但要預防相關併發症的發生。
●貧血
貧血是造成癌因性疲憊症最主要原因之一,貧血多導因於癌症,癌症治療或其它相關治療的副作用。
●營養狀態
在生病的時候身體需要更多的能量來修補及康復,但患者常常無法從食物獲得足夠的營養,其主要原因有三:
- 身體無法正常吸收消化
- 對熱量的需求增加(因為腫瘤進展、感染、發燒或呼吸困難)
- 攝食量的減少(食慾減低、噁心、嘔吐、腹瀉或腸阻塞造成)
●情緒因素
患者在面對疾病及生活改變的情緒、態度或對壓力承受的能力亦會影響,焦慮與沮喪為造成疲憊的重要精神因素。有15~25%的患者會具有憂鬱傾向(對日常生活失去興趣、缺乏注意力、無助),會使得疲憊感加劇,即使身體狀況改善也難以減輕,這多源自患者對疾病診斷或治療的心理壓力。
●身體功能
身體功能的喪失或惡化會使日常生活活動量減少,因而加深疲憊感。
●睡眠狀態
被打擾的睡眠、睡太少、睡眠品質不佳、白天睡太多或日常活動的缺乏亦會使癌因性疲憊症加劇。
●藥物使用
許多化學治療外的藥物也會造成疲憊症,例如為控制疼痛會使用的鴉片類藥物會使人昏昏欲睡,長期的服用會降低性荷爾蒙的分泌,也因此加劇疲憊症的症狀;另外像有鎮靜效果的藥物,如治療憂鬱的三環抗憂鬱藥或抑制鼻腔過敏的抗組織胺藥物都有令人嗜睡的副作用,使得疲憊症更加惡化。
●合併症
有其他合併疾病的癌友往往更容易感受到疲倦,例如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或呼吸系統疾病的患者會因為身體狀態更為複雜或使用更多藥物而造成更大的疲憊,其他合併症還有感染、酗酒、腎臟病、神經系統疾病、肝臟疾病等。
致病機轉
由於癌因性疲憊症的病理機轉複雜,各種假說林立,包括有:細胞激素假說、血清素假說、迷走神經假說、貧血假說、下視丘─腦垂體軸假說、生理節律假說、身體能量假說,但似乎還沒有任何一說取得決定性的關鍵證據。
其中「細胞激素假說」的提出,是最有可能的方向,因腫瘤細胞會增加體內促發炎細胞激素介白素-6(IL-6),研究也證實,患者的血漿中普遍存有較高的IL-6濃度。美國癌症研究學會(AACR)已在2006年發現疲憊與IL-6的關係的證據。